cover_image

胰腺囊肿:藏在肚子里的“水泡泡”

费健 微医说
2025年05月27日 02:02

导语:胰腺囊肿:藏在肚子里的“水泡泡”

胰腺囊肿:藏在肚子里的水泡泡

 

【文章出处】
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》《中华胰腺病杂志》等权威期刊发布的胰腺囊性肿瘤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,结合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临床实践经验撰写而成。

作者介绍
费健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
从医30余年,主攻甲状腺疾病、胰腺肿瘤外科治疗及微创消融
中华医学科技奖、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医学奖项获得者
全网粉丝超100万,线上咨询超10万次,专注用通俗语言传递专业医学知识

为什么推荐你读这篇文章?
如果你体检时查出胰腺囊肿,先别慌!
90%
的胰腺囊肿是良性的,但少数可能悄悄变坏
本文用说人话的方式告诉你:
 哪些囊肿要警惕?  检查怎么选?  什么时候必须手术?
读完你就能和医生高效沟通,不再被专业术语绕晕!

一、胰腺囊肿:藏在肚子里的水泡泡

胰腺就像我们身体的消化工厂,偶尔也会长几个水泡泡”——医学上叫胰腺囊性肿瘤(PCN
它们多数是乖宝宝,但个别可能黑化成癌。

关键知识卡
🔹 常见类型(按危险程度排序):

  1.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(IPMN:最爱搞事情,主胰管型恶变率超60%

  2. 黏液性囊性肿瘤(MCN:女性多见,有癌变潜力

  3. 浆液性囊腺瘤(SCN:几乎不癌变,堪称佛系囊肿

🔹 高危信号(出现这些要警惕!):

  • 囊肿>3cm还在长大

  • 囊壁有小疙瘩(强化壁结节>5mm

  • 主胰管扩张>1cm

  • 抽血显示肿瘤标志物CA19-9升高

二、检查怎么选?记住三巨头

1. MRI(核磁共振):查囊肿的金牌侦探
👉 优点:无辐射,能看清囊肿和胰管的关系
👉 适合:首次检查、女性备孕/孕期人群

2. 超声内镜(EUS超近距离观察员
👉 优点:能穿刺取囊液,分辨良恶性
👉 适合:高危囊肿、需要明确性质时

3. 基因检测预言家新科技
👉 作用:通过囊液分析KRAS/GNAS基因突变,预判癌变风险

三、手术or观察?医生这样判断

🔔 必须手术的情况

  • 确诊或高度怀疑恶性

  • 囊肿压迫胆管/胰管,引发黄疸、胰腺炎

  • IPMN主胰管型/MCN且符合高危特征

🌱 可以观察的情况

  • 浆液性囊腺瘤(SCN

  • 无症状、无高危特征的MCN或分支胰管型IPMN

  • 囊肿<3cm2年内增长<5mm

💡 费主任贴心提示
随访不是放任不管!
👉 低危囊肿:每2年查一次MRI
👉 中危囊肿:每6-12个月查一次
👉 突然腹痛/消瘦/血糖升高?立即就诊!

四、微创手术:小孔解决大问题

传统胰腺手术要切掉部分器官,可能影响消化功能。
现在90%的良性/低危肿瘤可采用:
 腹腔镜手术:打3个小孔,精准切除
 机器人辅助手术:更精细,减少并发症
 术前3D重建:像地图导航一样避开重要血管

文末彩蛋
费健主任的防癌三句经

  1. 体检发现囊肿别百度,先找专科医生分级!

  2. 奶茶炸鸡少吃点,胰腺最怕高脂高糖!

  3. 40岁以上建议把上腹CT”加入体检套餐!

🌼 健康小互动
你有过体检发现囊肿的经历吗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费主任团队将抽取10个问题详细解答!


图片

作者:费健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主任医师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微医说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