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_image

房颤手术简史

蒋伟 微医会员
2024年11月04日 10:26

导语:为什么要房颤消融治疗?

    早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关于房颤的记载。

    与正常人群比较,房颤患者死亡率增加约2倍,脑卒中发生率增加2-7倍,其中瓣膜性房颤患者增加17倍。

    学界曾经有节律控制和节率控制的争论,有研究显示两种治疗策略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。当时节律控制的手段有限,主要是电复律和药物(胺碘酮)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(窦律)。窦律的维持率低,1年窦律维持率约20%,且长期应用胺碘酮的副作用大。

    1958年,有学者提出房颤的多子波折返学说。1993年外科医生Cox教授首次用“迷宫手术”切割心房再缝合,将心房块状隔离来治疗房颤,5年成功率达98%,但是并发症多。

    1998年法国的Haissiguerre教授发现肺静脉异位电活动是阵发性房颤的触发灶,发明了肺静脉点状消融/节段性隔离术。随后,因肺静脉狭窄、肺动脉高压的并发症,学者们开启肺静脉口部消融。2010年,由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的问世,开始了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,自此房颤射频消融术数量逐年上升。

    其它房颤术式有心房碎裂电位消融,Marshall静脉消融,冠状窦内消融,三尖瓣峡部消融,二尖瓣峡部消融,左心房顶部线和底部线性消融,转子消融,驱动灶消融,基质改良等。

    对于阵发性房颤(持续时间7天以内),首选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(PVI),一般讲,早期房颤(持续<1年),首次PVI术,射频消融术和冷冻消融术均可选择,后者手术安全性相对高,前者可进行PVI之外的术式。对于非阵法性房颤(持续性房颤、长程持续性房颤),仅仅PVI可能是不够的,不同房颤中心术式组合不同。

    对于阵发性房颤,射频消融术控制节律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。保守估计,1年成功率超过80%。有报道显示,CARTO系统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,一年成功率达90%。总体上,对于非阵法性房颤,射频消融术1年成功率60%-70%,复发者行2次或3次手术可提高成功率。

    射频消融术转复并维持窦律,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逆转左心房结构重塑。小规模研究还发现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。

       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《房颤患者管理指南》推荐早期节律控制。阵发性房颤每年有15%-30%的风险进展为持续性房颤,建议在阵发性房颤阶段行射频消融术。<1年的持续性房颤患者,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总体效果与阵发性房颤相当。

    房颤持续时间越短,治疗效果越好。心房纤维化程度越低,治疗效果越好。反之,房颤复发可能性增加,需要再次手术。

图片

作者:蒋伟,西安市人民医院(西安市第四医院),副主任医师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微医会员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